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有没有第二个传承六代的世家?护持一百七十年的翁氏家藏入藏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展玩团队 展玩 2022-09-17


© 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

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




翁万戈重要中国书画捐赠

📍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最近,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宣布,接受了史上数量最多且最有意义、最为非凡的一批中国书画捐赠——翁万戈家藏


官网新闻



翁万戈先生是旅美著名社会活动家、学者、收藏家,他出身常熟名门望族,生于上海,高祖翁同龢为晚清名宦、两代帝师,也是晚清重要的书法家。


其家族珍藏由六代人代代守护,是最为顶级的中国艺术品私人收藏之一,其中书画、碑帖的收藏数量甚众,精品也多。


早在今年夏天100岁生日时,翁万戈便宣布将跟随自己近一个世纪的翁同龢旧藏——长达16米的清代王翚的《长江万里图卷》,捐赠给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而此次公布的收藏共有183件,包括《长江万里图》在内共130幅绘画、31幅书法、18件拓片及4件织绣涵盖十三个世纪、五个朝代,集中体现了其明清时期收藏的优势。


翁万戈先生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馆长马修·泰特鲍姆以及中国艺术部资深策展人白铃安女士,在今年《长江万里图》卷展出之时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是北美大陆最早建立东亚艺术收藏的博物馆,深受中国艺术者喜爱。其馆内中国艺术品收藏以早期绘画、佛教雕塑和陶瓷而闻名,并拥有全美第一的中国宋元绘画收藏,藏有(传)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传)唐张萱《捣练图》、北宋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宋佚名《北齐校书图》、北宋赵令穰《湖庄清夏图》、(传)北宋范宽《雪山楼阁图》、南宋陈容《九龙图》等众多国宝级名迹。


对于此次捐赠,馆长马修·泰特鲍姆表示:


“这批藏品涵盖了多元的艺术主题,如笔墨生动的山水及花卉、中国文化史上的名人肖像或仙释画像,还有笔意遒劲飘逸的书法作品……这些大师名品,都可以很好地补充到博物馆的佳作序列中成为馆藏特色。我们感激翁先生孜孜不倦的研究工作及蔚为可观的学术贡献,我们也一定会将他的这批重要家藏分享给更多后代。”


预计,这批珍藏将于2019年秋天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展出。


这不是翁万戈先生第一次捐赠——2010年,他还向北京大学捐赠明代吴彬绘《勺园祓禊图》。


历经六代守护,这批无与伦比的家藏究竟如何才来到了我们面前


这个故事很长,跨越了一百七十多年


了解翁万戈先生,可阅读展玩此前推送

白谦慎|翁万戈先生写给我的十五封信


“我为家藏而活,

而家藏也成为了我的人生。”



1


两岁继承人

六代世家的护持


翁万戈曾问过相关专家,“中国有没有第二个传承六代的世家?”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翁家收藏古籍书画,从翁万戈的六世祖翁心存便开始了——他四次典乡试,三次任学政,更两度入上书房授读。


翁心存有四子二女,其中最出名的是老幺翁同龢,也是翁氏六代中最主要的收藏家——他先后成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及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最后授协办大学士。


遗憾的是,翁同龢膝下无子,便从五哥翁同爵那里过继了翁曾翰;没想到翁曾翰早逝,第三代又无后,翁同龢便从亲大哥翁同书那一支借了一个第四代——曾孙翁之廉翁万戈的亲伯父。巧的是,翁之廉也无子嗣,于是,翁兴庆(即翁万戈)一出生,翁之廉就求家里要了翁万戈,并指定其当继承人。第二年,翁之廉便过世了。


《海虞翁氏族谱》翁同书、翁同龢纂修


翁同龢像


翁氏四兄弟 约1923年

自右至左:大哥开庆、三弟兴庆(万戈)、二哥传庆、四弟崇庆


不得不说,这就像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中国画,我的整个人生都和中国书画联系在一起。”翁先生说。


那是1919年,翁万戈才两岁,就已继承了全部家藏——翁家在常熟老家的宅子彩衣堂、墓地、丙舍及一切家藏古籍、碑帖、书画,全部归于翁万戈名下,由过继后的强氏母亲以及他的本生父母协助保管。


大约四岁时的翁万戈


翁万戈人生的前二十年,对收藏的意识尚为模糊,但自小深深浸润的翁氏家学与扎实的国学根底,此后影响了他的一生。


“富贵不足保,惟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这是翁家的祖训。


2010年接受采访时翁万戈曾谈到:“我两岁就已经是‘收藏家’了,但真正变成收藏家还是因为我生父的教育。”


翁万戈的生父叫翁之憙,是个画家,他继承了父亲对书画的强烈兴趣,也跟着父亲学习画画、收藏、鉴赏。


彼时,其父有两个一起研究收藏的朋友——一位是张叔诚,一位是韩慎先,都是赫赫有名的收藏家,他说:“韩表叔、张九叔跟我的父亲一天到晚地研究书画,他们研究时,我就在旁边看着,听着。”


翁万戈生父翁之憙


翁之憙的子女,后排高处为翁万戈


翁万戈第一次真正看到这批文物遗产,已经是1948年


早在1889年,翁同龢因引荐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被革职,第二年,其侄孙翁斌孙便将原本寄存在京的这批收藏,一部分转移至天津,一部分则运回了常熟


翁同龢侄孙翁斌孙


而此前,翁万戈在美国留学十年,攻读电机工程专业,然而骨子里更浓的还是对艺术的情感。他最终放弃了电机部工程师的工作,成了第一个在美国学电影的学生


此后,他以中国文物图像为主线拍摄的《美国的中国古画》《熔美铸华》《中国美术简史》以及系列片《中国历史大系》等,获得了广泛好评,更为美国民众揭开了东方传统艺术的面纱。


1936年,翁万戈在上海交通大学


约1950年,翁万戈与摄影师斯坦纳在博物馆拍摄



2


漂洋过海

延续七十年的守护


就此,三十岁的翁万戈开始正式掌管这批家藏,这也成为此后他人生中最牵挂的事。


1948年,他与夫人程华宝从美国启程回国,此时正值内战时期,这批东西必须送到更安全的地方。


首选是上海。当然,想把收藏全部带走是不可能的,在家人的帮助之下,翁万戈择其中精华尽可能装箱带走


夫人和女儿先坐火车到了上海,翁万戈自己则坐着一艘煤船,带着几大箱书画在水上摇摇晃晃走了三天才终于抵达,暂且将东西安置在法租界的一间房子里。


1948年,翁氏一家在天津(左一为翁万戈)


彼时,上海也早已风雨飘摇,加之通货膨胀严重,在这样的局势之下,翁万戈最终决定还是回美国


三联曾专访翁万戈先生,在《六代人的传奇》一文中,能读到翁万戈先生亲述的更多细节:


“我们那会每天一早就要到银行去‘扎头寸’,就是取现款。等把这头寸一扎好,还不到吃午饭,就得赶紧花掉,不然钱又要开始贬值。米、油、菜,所有能吃能用的东西能买多少买多少,然后拿回家存在专门腾出来的一间房子里。那时我回来还想做些事情,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你每天所有时间就用来对付通货膨胀。这样子过到了11月,淮海战役开始了。我知道战事离上海很近了,那时乱得不得了,蒋介石已经逃台湾了。我和老伴商量,我说我们美国有家,我们回美国去。”


1948年,翁万戈与其夫人及岳父母在上海


翁万戈订到了西北航空公司最后一班飞机但是藏品呢?藏品无法空运,只能走海运——并且,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最后,只能找到一家运输公司,负责的俄国人说可以帮忙。尽管非常不放心,也只能作此选择,对方给了一张纸,到时凭纸取货。


等待的忐忑持续了好几个月,根据翁万戈先生回忆,到纽约那天是1948年11月29日,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终于等来了船的消息——海关来电,通知翁先生去取货,全部家藏安然无恙。


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那几个月里,也许已经设想过千万次船到不了的结果——那毕竟是在其他收藏家身上发生过的真人真事,一船宋元书画全沉了。


而就在几个月后,中国开始关闭外交,尤其中美两国,直至70年代末才正式订交


那三十年间,翁万戈一直将这批家藏安放在纽约一个名为“曼哈顿库房”的储藏公司。《六代人的传奇》中写道,这里条件非常好,“当时有名的大画家、艺术家、大古董商在哪里都有自己的库房……因为在美国,你要对艺术品进行保险,价格昂贵到可以让你倾家荡产。” 


任华美协进社社长之时的翁万戈


翁万戈先生曾感慨地说:“回过头来看,转移家藏的决定确实是在一个紧要关头做出的……我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我这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历史的家庭,我的母亲胡樨龄是晚清执行新政、练兵、督修铁路、主张变法的大臣胡燏棻的女儿。对于历史,我觉得自己是有责任去保护它们的。


如学者傅熹年所言:“翁氏书画收藏始于十九世纪,经六代传承,历沧桑百年,迤今完好无损。改朝换代的动荡,反帝抗日的战火硝烟,反复的政局风云之下,翁氏家藏得以完璧,万幸之余,实为翁家子孙独钟艺术之情使然。……其可观不仅源于藏品之丰富,保存之完整,传承之久远,而且翁氏家藏的传奇色彩还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密切相关,这在当今的中国古代书画私人收藏中可谓独一无二。”


至此,翁氏六代家藏延续了一百七十多年。正如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资深策展人白铃安所言:“研究和一个家族紧密联系的成批藏品,是一件非常震撼的事情;这些作品积淀的历史,也远超出了他们本身的时代。”



3


翁氏家藏

叹为观止的稀世之珍


翁氏收藏,主要是古籍书画,六代传承,蔚为大观。


早在清末,翁同龢藏书已名列晚清九大藏书之一。一代名臣潘祖荫曾言:“今常熟藏书,惟叔平及瞿君敬之。”叔平即翁同龢,瞿君即常熟瞿氏,其藏书楼铁琴铜剑楼是与皕宋楼等并称的清代后期四大藏书楼之一


傅熹年谈及,清末至民国的著名藏书,或散或失,唯有翁氏藏书,是“已知现存海外唯一的数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家藏书,也是目前所知清代以来留存海外的最后一批最重要的中国古籍善本收藏”。


其中包括多种孤本秘籍,如宋刻本《集韵》《邵子观物内外篇》《长短经》《重雕足本鉴诫录》等,均为海内外孤本,更是“百余年来国内学界向往而不知其存否的孤本秘籍”



宋刻孤本 重雕足本鉴诫录

后入藏上海图书馆


翁氏收藏中的书画部分,大多是翁同龢在北京任职期间购买的。根据翁万戈的研究,“从1861年刚开始在朝廷任职,到1898年离开朝廷为止的大约40年间,高祖每周,有时是每天,都要去琉璃厂的古董商那里转转。时间一般都在下午1:30结束了授课之后(年轻皇帝每天早上5点开始上课)。”(《六代人的传奇》)


清“四王”之一王翚的长卷《长江万里图》在今年夏天率先被捐赠后,有过两个多月的展览。这是翁同龢非常得意的一件收获《翁同龢日记》对此记载非常详细。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1日),翁同龢第一次在琉璃厂见到此卷便爱不释手,然而对方要价1000两,远超他所能承受。后来,画商将画送来,翁同龢“越看越美”,经过数次讨价还价,最后以四百两购入。据说,这钱原本是翁同龢预备买房子乔迁的,也有诗为证——《长江万里图》的木匣盖上有其题诗:“长江之图疑有神,翁子得之忘其贫。典屋买画今几人,约不出门客莫嗔。”


清 王翚 长江万里图 局部







中国历代多位著名山水画家都画过《长江万里图》,翁万戈也曾谈到,最出名的就是燕文贵的《长江万里图》,但极少有留存下来的。“因此,王翚的《长江万里图》就显得很重要。”




长江万里图 局部


此次捐赠中,还包含了宋拓本《大观帖》第三卷——这是翁氏藏书中分量相当重的一件,碑帖专家马成明先生曾在翁万戈处寓目此帖,研究后认为其“确是原石拓本无疑”


大观三年(1109),宋徽宗因《淳化阁帖》刻板已断裂,遂将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摹勒上石拓为10卷,因刻于大观年间而得名。当时正值北宋经济繁荣时期,百工技艺极为纯熟,徽宗本人又精通书画,对刻工要求十分严格,此帖不仅纠正了《淳化阁帖》在编次、标题中的许多错误,而且摹勒精细准确,刻工精良,为历来书法家所重视,而原石拓本存世不多


《大观帖》的第三卷尤为重要,在《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中,马成名写道:


“历来对《大观帖》原石与翻刻之别,十分重要之考据就在这第三卷内。”如:“曹士冕《法帖谱系》中所称‘榷场中来者亮字辈磨去’之‘亮’字,即第三卷第四帖……”“又翁同龢认此本为金翻金拓之另一字是‘谅’字缺末点,‘谅’字亦在《大观帖》第三卷……”


宋拓本 大观帖卷三 局部



翁氏藏宋拓《大观帖》卷三之卷首


《大观帖》末页


从整体来看,翁氏家藏绘画以文人画为主,此次捐赠中包括了七件董其昌的作品,作为典型的中国文人画家,董其昌倡导师法古人;而相比对景写照的真实细节,他也更欣赏传摩笔法的抽象价值 ——由此影响了后来的“正统画派”


王翚就是董其昌众多信奉者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包括《长江万里图》在内,此次捐赠共囊括了十一件王翚的作品。除了他最擅长的山水主题之外,还包括他与宫廷画家焦秉贞合作的《安歧像》卷(1698),画面描绘了富甲一方的盐商及艺术收藏家——安歧,以及凸显他身份及修养的庭园别业。


王翚 焦秉贞 安岐像 局部






此外,翁氏家藏中也包括了山水画家吴历(1632-1718)、王原祁(1642-1715)和花鸟画家恽寿平(1633-1690)等其余各家。记载称恽寿平曾因为密友王翚技法高超,故不愿为天下第二手而放弃山水绘画;而此次捐赠中包括他的一套《东园墨戏图》(1665),这件作品揭示出恽寿平在山水画方面的突出能力。


另有一件重要藏品是王原祁的《西山春霭图》卷(1710),这件作品与翁氏此前捐赠给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南山春霭图》一起,都是画家的精品之作。另外,藏品中还囊括“扬州八怪”之一华喦(1682-1756)的作品,他的《秋江泛月图》(1748),描绘的是一位泛舟的文人,正观赏着水中的满月。


吴门画家沈周《苏台纪胜十六页书画册》(1484-1504),描绘的是其游览吴中名胜之所见,共十六开,每页皆一景一诗,另有明代名臣吴宽题跋一开。




沈周 苏台纪胜十六页书画册 局部


翁氏家藏的书法收藏从唐跨越至20世纪,捐赠中包含文徵明手卷《家书卷九通》(1523年后),这是文徵明寓居京城求官时向妻儿寄送的九封信,被后人接成一卷,题签署为“衡山家报”


札中流露出他京居的及做官的不适,谈及自己“心绪不佳”“思家甚切”,三年后,便挂冠回乡了。这样的日常家书,因文徵明信笔而为,书写自然,更有别的正式作品中不常见的感性的一面,是研究其生平、思想以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文徵明 家书卷九通


清代藏品中还包括朱耷《八大山人法书册》(1702),此册页体现出他对古代各家法书的丰富解读。



八大山人法书册 局部


通览家藏,这批作品也反映出翁氏家族的收藏特色及偏好。捐赠中包含了明代画家陈洪绶(1598-1652)的七件作品——陈洪绶是翁同龢格外钟爱的一个主题,翁万戈也曾于1997年出版了陈洪绶的学术研究专著。


捐赠中有一套陈洪绶设计绘制的《博古牌》(1651),是翁同龢格外珍视的酒令叶子,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人物故事,且制作精良,翁同龢特地为该册撰写题签。翁万戈也曾谈及,这类藏品只有两件:“一件大概在故宫博物院,从前是李一氓存的”,另一件就是陈洪绶这套。“翁家这张是全世界陈洪绶的博古牌里最好的,全世界就这一件了。”


此外,这批藏品中还包括了翁同龢本人的书法作品。


陈洪绶自画像




博古叶子 部分


翁万戈先生撰《陈洪绶》 



4


隐居莱溪居

美国山林间的天涯海角


一度,这批无与伦比的珍藏曾淡出人们的视野。


直到1985年翁氏藏书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令国内外学界、文物界一片震惊。如傅熹年所言:“其在版本学术上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美国各馆所藏中国宋元刊本水平。”


也正是在这一年,彼时与会的几位书画鉴定界顶级权威学者——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杨伯达、王季迁、黄君实等诸位先生受翁万戈先生邀请造访“莱溪居”


这是翁万戈在美国东北部新罕不什尔州山中的新家,早在退休之前,他和夫人便将秘藏了近三十年的珍贵家藏从“曼哈顿库房”搬到了这里。


莱溪居


翁万戈亲自设计并建造了莱溪居,他说这个小镇叫“Lyme”,可译为“莱姆”,旁边正是溪流,因此便称为“莱溪居”,这与常熟老家“彩衣堂”的典故——“老莱子彩衣娱亲”也有呼应。


白谦慎教授曾在《翁万戈先生写给我的十五封信》中的按语里,特别摘录了袁行霈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新罕布什尔道上》一文中前往莱溪居的一路景色:


那天碧空如洗,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人烟稀少,大片的丘陵上高高低低地布满了森林和草地。有些树木还保持着夏日的浓绿,有些树木则已染上了秋色,黄了,或者红了。公路旁边的风景,如同一幅长卷渐渐打开,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笔墨、色彩虽不尽相同,但都统一在秋光之中。这大片未开发的处女地,蕴涵着原始的美,却又不失其秀丽。……


在下午四点半钟左右我们才抵达翁万戈先生的别墅——“莱溪居”。这座别墅坐落在一带小山之麓,前面横一道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周围不过三五人家,只有一条路通向外边,真是隐居的好去处。……我们进得门来,寒暄过后,他先不让座,说要趁天还没黑带我们参观别墅周围的环境。他带我们爬上屋后的小山坡,山坡刚刚剪过草,踏上去松松的、软软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分外柔和,这别墅以及周围的景色笼罩在一片温暖的色调之中,远离城市的喧嚣,静谧闲适。


2004年,白谦慎和翁万戈在莱溪的小木桥上合影


这里如桃源之地,翁万戈就在此处与他和父辈小心守护的书画,又相守四十年。


1985那一年,众先生们在莱溪居观赏翁氏家藏书画,翁先生还仿照先贤故实,作“莱溪雅集图”记一时盛会。


莱溪雅集 1985.5.26

自左至右:严Karen女士、谢稚柳先生、黄君实先生、徐邦达先生、程华宝女士、王季迁先生、杨伯达先生、杨仁恺先生、翁万戈先生


翁万戈作莱溪雅集图


两年后,《艺苑掇英》在第三十四期以专集形式介绍、选刊了翁氏家藏的书画精粹,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这批延续了百余年的家族珍藏;同年,傅熹年赴美考察各大机构馆藏中国书画及古籍善本,也至莱溪居寓目翁氏藏书,并在回国后于1989年在《书品》杂志上发表了《访美所见我国善本书籍简记》;1996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32册《常熟翁氏藏古籍善本丛书》,让学界对这批珍藏有了更多的了解。


2000年,翁万戈先生更是将其家族收藏的80种,542册宋元明清珍稀古籍善本书转让给上海图书馆,一时轰动文化界;今年十一月在上海图书馆展出引发了极大关注的“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展上,就有许多来自那批珍贵的收藏。


2010年,翁先生向北京大学捐赠明代吴彬绘《勺园祓禊图》。


他说:“我在这好似天涯海角一样的美国东北山林间,梦想已经告别的家藏古籍,免不了断续的怀念,但更为它们重返祖国,有说不出的无限欣慰。”


翁万戈于上海图书馆


此间,翁氏六代珍藏还曾有过三次大体量展出——第一次是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2007年“翁氏中国书法绘画典藏展”,由《Orientations》杂志出版专刊;2008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又举办了“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2009年,“六代翰墨流传——翁氏珍藏书画精品展”美国亨廷顿图书展出。




“六代翰墨流传——翁氏珍藏书画精品展”展览现场



5


从收藏到「守藏」


晚年的翁万戈生活平静,常有好友、学者,还有他们的学生前来拜访。有人来看家藏的古籍书画,他总是很高兴。


白谦慎教授说,2003年夫人去世后,翁先生便一个人住在莱溪居。“在很长的时间内,除了每周有人去打扫卫生外,他都是自己把垃圾桶拿到屋外,到小镇的邮局取信、买报、购物,非常独立。 ”


人们都说他是收藏家,但翁万戈却说,自己只藏不收,是“守藏家”罢了


因其年事已高,数年前,家里收藏的古书画也都寄存到博物馆或银行了。


翁万戈正在看画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在全球中国艺术爱好者中地位不凡。早在1890年,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就成立了东亚部,成为第一个系统性收藏中国艺术的美国博物馆;1894年,这里又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绘画展;如今,共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就在2016年,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还开放了全新扩建的宋代艺术展厅。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翁先生说:“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是我来美国后到访的第一家馆,这里也是我很有归属感的一个地方。我很高兴我的家藏最终和博物馆馆藏汇聚在了一起,犹如命运使然。”


“这批杰出藏品的捐赠,让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在中国文人艺术及文化方面可以展现出更丰富也更饱满的叙事,而文人艺术至今在中国社会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们深深感谢翁先生给予博物馆和亚洲部的信任和信心,也将会通过研究、修复、展览和阐释的展开,致力于公开化这批家藏。”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亚洲策展部主任喻瑜如是说。



👇 相关阅读 👇


🔗 白谦慎|翁万戈先生写给我的十五封信

🔗 举世闻名的上图镇馆之宝倾出,尽现中国古代书籍装潢之美


 参考资料 


傅熹年《常熟翁氏藏书图录·序》

白谦慎《翁万戈先生写给我的十五封信》

马成名《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

郑重《莱溪居访翁万戈》

李晶晶《六代人的传奇》

康路 王默之 刘千瑜《翁氏六代的传承和守望:翁万戈先生访谈》

何雁《翁同龢后代翁万戈:六世家藏传奇》

部分图片由©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及白谦慎教授提供

其余来自网络



© 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

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

展玩所使用的图片、视频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

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联系我们以妥善解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